歇后语: 逼上梁山、义薄云天、五体投地、替天行道、兵来将挡,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成语; 腥风血雨 发音 xīng fēng xuè yǔ 释义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心满意足 发音 xīn mǎn yì zú 释义 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血雨腥风 发音 xuè yǔ xīng fēng 释义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一马当先 发音 yī mǎ dāng xiān 释义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
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逼上梁山 发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释义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名言: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
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 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 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
有缘千里来相间,无缘见面不相逢。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只因衣冠无义侠,遂今草泽见奇雄。(施耐庵《水浒传》)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施耐庵《水浒传》)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浒传》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头.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
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赤族已堪怜。
一心报国摧锋日,百战擒辽破腊年。
然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
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范蠡船。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晓,玄猿秋啸暮云稠。
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千古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自古权奸害善良,不容忠义立家邦。
皇天若肯明昭报,男作俳优女作倡.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园红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表壮不如里壮
篱牢犬不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欲求生快活,须下死工夫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只因衣冠无义侠,遂今草泽见奇雄。(施耐庵《水浒传》)
215.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施耐庵《水浒传》)
216.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217.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浒传》)
示例①:武松来到景阳冈,突然跳出一只老虎。武松抓起梢棒。老虎先是一扑,武松闪过;老虎又把腰胯一掀,武松又躲过;老虎把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又闪过。武松抡起梢棒,用尽全力一劈,可梢棒劈在树枝上,断了。武松只得空手按住虎头,用脚猛踢,用拳猛打,终于打死了老虎。
示例②:武松杀了嫂子之后,就来到酒楼寻找西门庆。武松将嫂子的
人头往西门庆脸上一掼,西门庆吓了一跳,认出是武松,想跳窗逃走。跨步上前,与西门庆打斗起来。西门庆终不是武松的对手,只几个回合,就被武松摔到酒楼下,跌得发昏。武松跳下楼,手起刀落,取了西门庆的人头。
示例③:柴进庄里有一武师,人称洪教头,很瞧不起林冲,想和林冲比试一番。刚开始,林冲几番谦让,不想洪教头更是嚣张,林冲只得与他比试起来。只几个回合,洪教头的脚步就乱了。林冲把棒在地下一挑,直扫洪教头,只两下,洪教头就扑的倒地了。洪教头为此羞得满脸通红。
示例④:林冲在草料场被烧之后,林冲冒雪出走。他喝酒喝得醉倒在雪地上,险些送了性命,幸遇柴进。林冲感叹天下之大,竟无他容身之所。柴进向他说:有一处梁山泊,方圆八百里,是好汉的落脚处。走投无路的林冲就依照柴进的指点,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投奔了梁山。
示例⑤:鲁提辖为了替金氏父女报仇,就到肉铺上来激怒镇关西:先是要十斤纯瘦肉,又要十斤纯肥肉,最后又要十斤寸金软骨,而且都要剁成碎末。镇关西真被激怒了。鲁提辖就跑到街上,镇关西提刀追来。鲁提辖瞅准时机,抬脚踢倒镇关西,跨步压在他身上,抡起拳头,只三拳就把镇关西打死了。
示例⑥:鲁智深喝了酒,听到院里一棵绿杨树有许多老鸦在吵闹,觉得不清静。有人提议把树上的鸟巢拆了。鲁智深乘着酒兴,走到绿杨树旁,看了看那树,又用手推了推,然后脱下衣服,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把腰一趁,真把一棵碗口粗的绿杨树连根拔起了。
一、关于全书 1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2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二、有关梁山人物 1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2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3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三、林冲 1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2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3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 4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5林冲棒打洪教头——看破绽下手 6林教头发配沧州—— 一路风险 7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四、鲁智深 1三拳打死镇关西——痛快 2鲁智深醉打山门——个个都怕 3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 4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够义气 五、武松 1景阳冈上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2恶狗服粗棍,猛虎怕武松 3老虎扑食——三股劲 4武松斗杀西门庆——扔他出去 六、李逵 1李逵的板斧——逢人就砍 2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3李逵断案——强者有理 4李逵开铁匠铺——人强货硬 5李逵卖煤炭——黑对黑;黑上加黑 6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7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七、潘金莲 1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2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水浒
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年-1371年),扬州府兴化人(今江苏兴化人),原名 施彦端,又名子安,字彦端,原名耳(一说名耳),别号耐庵。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YANGXIXI08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李逵打宋江一一过后赔礼 张顺水中斗李逵——混淆黑白 张飞找李逵——黑对黑 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李逵吃豆芽--小菜一碟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 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林冲棒打洪教头——看破绽下手 林教头发配沧州——一路风险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英雄末路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5018854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