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宋)历史学家司马光名言,警句,格言,语录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 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 书不可不成诵
· 小人多欲则求妄周败家丧生。 · 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 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有句名言,“城市在空间上的结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 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来了,看见了,就征服了。
我的官员需要具备如下品质:敢于参加危险的旅程,拿很少的工资,忍受刺骨的寒冷,要几个月不见光明,并且不确定能否安全返回。(谢克尔顿·英)
除非是最笨的老鼠,否则不会躲入猫的耳朵;但除非是最聪明的猫,否则不会搜察自己的耳朵。(史考特·拉夫)
去登山吧,看,山在那里。(乔治·马洛里 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中国)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 中国)
1.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
2.当你第一次背起背包踏上远方的路,就永远都不会停下来!
3.为什么去登山?——“因为山在那里”!这是英国著名登山家马洛里的名言。
4.“世界是用来探险的,规矩是用来违背的,手洗干净是用来再弄脏的。”——蔡康永。
5.除了记忆什么也 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 ——林语堂
一个人单独旅行好处较多,因为他思考得多。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风景俗语
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不到长城非好汉
登高望远
名山僧占多
永康萝卜,缙云蕃薯
五岳归来不看山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芦沟桥的石狮子到底有多少,谁也数不清
鸟从巢中起,水从源头流
山无水不灵,水无山不活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傲视天下;
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缥缈空灵;
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
李白曾为“将登太行雪满山”而黯然神伤;
岳飞欲为“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未酬而怒发冲冠;
更不必说因放逐而发出“山峻高尔蔽日兮”的哀楚忧君的屈原
;就连那被尊为圣人的孔夫子也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俯瞰天下的感叹。华夏五千年的历史,真可谓就是一幅迁客骚人寄情山水的文化长卷。
地理名言
不到长城非好汉
五岳归来不看山
背向太阳,总是看见自己的阴影;面向太阳,心里有一片光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涓涓细流,百汇成川归大海。
顺着小溪坚定地走去,你定会找到迷人的大海。
登上峰颠,并非是要别人仰视自己,而是为了饱览世界。
环境名言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甘 地
“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马克思
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 ——欧文
1、名言名句: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此句诗出自徐霞客的七言古诗《漫游黄山仙境》;
大概释义为:五岳包涵了天下山河的特性,看过五岳就相当于看过天下所有的山;而黄山兼具五岳的特性,一座山就包涵了天下的山。由此来说明黄山的美丽和独特。
2)"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
此句诗是出自《黄山志定本》;
其大概释义为:登了黄山,天下其余的名山就没什么值得可以去看的了!
而清著名方志学者闵麟嗣编著的《黄山志定本》中记载,
在徐霞客晚年的时候,他的好友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一代江南文宗钱谦益问他:“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 徐霞客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此句诗出自《世说新法·方正》;
意思: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子,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寓意: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这也就是说即使看到的是美景的一小处地方,还是可以推测出它的全貌。
4)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
此句是徐霞客说的,是徐霞客早年立下的志愿;
意思说的就是,作为男人就应该这样生活:早上还在碧海游玩,(四处游遍后)晚上瞬间又回转到了苍梧住宿。
言外之意,大丈夫应该要四处游历,增广见识,而不是徘徊于家乡尺寸之地,老于户牖之下。
拓展资料:
1、生平: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2、主要文学成就: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
徐霞客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在去世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明朝万历四十一年至明崇祯十二年间(1613年—1639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徐霞客(历史人物介绍)
版权保护: 本文由《地理学家名言》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xqdyishu.cn/mygy/15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