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同步助手需求场景分析表(图片来自于《腾讯产品法》)
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两个产品经理各提出一个需求,产品经理A的项目用户量占比为90%,产品经理B的项目用户量占比5%。如果资源紧张,我们该如何排期?在通常情况下,我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一致的。
80/20法则有助于整合资源,可以提升设计的最大化。上面假设的场景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腾讯产品法》中例举出QQ同步助手需求场景分析案例(如上图所示),对于工具类的产品来说,产品要解决的「问题」很清楚,用户在人口学、社会学方面的因素,如性别、年龄等对产品影响不大,所以可以选择按「使用场景」来划分用户模型。QQ同步助手中A类换机用户和B类备份防丢失用户的用户量占比分别是90%和80%,利用80%的时间集中该产品20%的主要功能时,那么我们的设计就要集中发力在这些关键功能上面,所以此两类功能也被定义为了产品核心动线。
△ 新浪微博「微博热搜榜」页面和「发现」页面
新浪微博的每一次改版都可以吸引无数人的目光,不知不觉,新浪微博的Slogan从「随时随地分享微博」,更改为「随时随地发现微博」。新浪微博刚推出的时候定位是社交,尤其是依托名人的社交,但是后期微信的推出,微信依托的是熟人、即时的社交,这让新浪微博着实感到了压力,这也导致了新浪微博活跃用户数的下降。此时,新浪微博开始走上了开发非关键性80%功能的道路,基于平台庞大的用户数量,游戏、购物、支付、音乐、直播等功能一点点被引入,不断扩充新浪微博的功能,让用户眼花缭乱。反观新浪微博20%的核心功能,我们打开热搜榜,基本有90%的信息都跟明星八卦相关。
在设计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忽略主次,要综合评定各功能的价值,集中资源设计核心功能,对于80%非关键性功能不要耗费太多精力,如果把80%的非关键功能开发得过于强大,喧兵夺主,不但不能
在理解了80/20法则后,我们可以将此法则广泛的适用于各个场景中,如下:
分析数据,确定20%的核心功能。 排定优先级。关注最核心的功能,不断的优化。 精简80%非关键性功能,减少投入,必要的时候需要忍痛割爱。80/20法则也有一定的争议,但是还是适用于绝大部门场景,当然特殊场景还是要特殊对待。80/20法则可以帮助用户关注核心功能,最终达成目标。
作者:Mia 笣笣 奔奔
来源:微信公众号“二手设计(微信号:ershou-desig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5018854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