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线时间短
一般只上线1-2个星期,双11、618等特别大型的活动,可能会持续1个月。
(2)爆发力强,优惠力度大
对比普通电商页面,活动集中大力度优惠,爆发力非常强。一些优秀活动能带来很好的售卖效果。
(3)强运营导向
活动需要整合资源,带有强烈的售卖目的,本身具有很强的运营属性; 运营对活动的策划,基本决定了活动的骨架。很多小型活动没有交互设计师或产品经理参与,这也导致了 “产品化”迭代思路很容易被忽略。我接触到的很多小规模活动,简要的设计流程如下:
上面的流程中,迭代思路和整体沉淀较为薄弱。等到策划第二期活动时,负责的运营可能离职了,设计师也可能换了。没有“产品化”迭代意识,很难从上次活动获得经验,无法进一步提升。
电商活动会场设计现状,主要有2个特点:
大部分活动缺乏往期沉淀,设计缺乏指导; 活动竞争越来越激励,如果想脱颖而出,需要设计 “细致打磨”,而不是走原来“简单粗暴”的套路。因此,要想打造精品活动,必须要有迭代的产品化思路。活动规模越大,产品化思路就越重要
在多次会场设计实践中,我归纳了6个步骤:
明确活动核心目的,从各个维度细致拆解目标。
活动的根本目的一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活动为何存在,能为用户/商家/平台带来什么价值。只有这样,执行时才能保证不偏离核心,从根本上保证活动的延续性。
以“京东618”为例,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购物盛典,针对不同角色,活动目的大致拆解如下:
从短期、中期、长期几个维度,梳理核心发力点。
活动设计中,有时想做些有意思的设计,但落地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限制,很多内容实现不了。再加上活动本身不确定性大,从初期规划到最后上线,变动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替代方案也能达成目标呢?
在实践中,我一般会在大方向的基础上,梳理出“短期”、“中期”、“长期”各阶段的核心发力点,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分别归类。例如,在“长期”一栏中比较大胆的尝试,评估无法实现,可以考虑拆分成可实现的“中期”&“短期” 发力点,先进行验证。如果验证之后,发现长期方向是对的,那再往“长期”策略去推动。这样既不会因为实现不了放弃设计,也可以保证不偏离大方向。
收集往年活动体验问题,梳理问题列表。
如果活动举办了多次,一般都会有文档沉淀,例如设计走查报告、用研报告等。针对体验问题进行梳理,会发现有些问题在单一页面无法解决,需要优化链路体验。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跳出单一页面,更有全局观,对整个项目获得更清晰的认知。如果你的页面没有沉淀,不用着急,可以从这次开始,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后面的设计中尝试解决。
针对问题列表,建议进行以下分类:
围绕“目标& 发力点&问题表格”进行设计,尽可能落地;注意提前规划验证点&关键指标。
设计过程中,时刻以Step1中的“目标”和Step2中的“发力点”为核心,关注Ste
除此之外,还要提前关注待验证问题,思考验证思路。针对需要定性验证的问题,我一般会先梳理关注点,和用研同学一起探讨合适的验证方式。针对需要定量验证的问题,我一般会提前规划观察指标,和运营沟通埋点情况,确保后续有数据可看。这样可以避免漫无目的设计,不知道结果是好还是坏。
上线后,针对部分问题快速反应并解决;同时注意留存截图、数据、用研反馈,验证自己的想法。
活动上线之后,注意收集来自各方的意见。针对易解决的问题,可以线上快速迭代。注意留存线上页面截图、页面数据、用户调研结果等,便于验证想法,输出相应结论,指导下一次设计。
复盘本次活动,调整迭代思路,为下次设计做准备。
首先,看看“目的”和“发力点”是否实现,如果发现方向偏了,及时纠正。
其次,回顾 “问题列表”,划掉已解决的问题,补充新出现的问题。
再次,针对待验证问题,分析各种反馈&数据,沉淀有指导价值的结论。
以上就是会场设计“产品化”迭代思路的6个步骤。在设计中不断循环沉淀,可以帮助提升会场设计的品质,打造精品活动。
以上都是关于“电商活动会场设计产品化”的初步思考,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也还在不断摸索中,欢迎一起探讨,互相学习。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么么哒~~
作者:小鱼儿,公众号:未知素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5018854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