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事件”是个计算机词汇,你在输入框中获取焦点,就算是一个用户事件;亦或是你点击了某个链接,都属于事件,存在于Log日志中。那么所谓的用户点击事件流,通俗说既是用户使用产品时,与界面、seoyh/26096.html' target='_blank'>服务器交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交互设计师需要规定用户点击后跳转的页面、界面对用户的反馈,此过程是塑造用户行为的关键环节。下列举例为移动端二次确认对话框的用户点击事件流规定:
异常情况和边界情况其实可以分开来讲。首先说异常情况,主要包含:服务器响应超时情况、服务器错误、网络中断、弱网状态(主要存在Mobile端)等… 边界情况的存在主要用于限定一些特殊情况,例如:
输入用户昵称的Maxlength (字符限制); 移动端的加载等待时间(一般15-20S),超出后显示错误状态。下列举例为移动端二次确认对话框的异常和边界规定:
OK,在了解我个人输入交互稿的内容习惯后,内容的基础上,如何完成准确性高、高效、有利于工作协同的交互输出?笔者个人在工作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交互输出的原则:
尽可能对线上页面的元素进行完整还原,目的是给读交互稿的同事一种代入感。但是模拟真实并不是进行像素级别的还原,那是视觉设计做的工作。其实做到模拟真实有一个捷径就是,建立自己产品的交互设计规范,这套交互设计规范库可以从控件级到组件级再到页面级。笔者注意到做到一般视觉、交互规范很难达到页面级别,因为产品页面模式多变。但是不同页面最终会落到一种前段“容器”模板中,这个容器可以是以列表、表单为基础的,也可以是产品的一个详情页模板。总之,每次交互输出需要利用这些规范模板时,都可以复用,达到模拟真实的效果。
利用页面级的规范模板可以促成产品规范的统一。但是说到规范的统一性,就不仅仅是页面级别,可能是更高的层级的统一性。比如下图所示,交互稿的命名、分页的规范。
如何提高交互
你要想到:写文字交互说明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原型图中没有提到的点,从而方便开发、上下游同步页面信息。所以在保证功能、流程完整度的前提下,尽量描述简练,是提高效率的好方式。
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基础方法论、行业经验都兼具的一群人当中,靠什么区别一个产品设计师是否优秀?没错,创新能力。业界大佬的例子数不胜数,我就不在这列举了。就拿身边的同学来说,他们的策划案、作品、PRD也看过不少,普遍来说大家都差不太多。但是有BAT或国际TOP3互联网公司实习的同学明显会体现出差别:那可能是页面中某一个控件用的十分巧妙、亦可能是某一个商业落地想法以前没有听说过,总之都会给人以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或许这就是创新能力吧。
最后:写的零零散散,都是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拼凑出来的,大家凑合看吧~(反正看到这你都看完啦)
*下面链接为笔者日常工作中用到的PC端+移动端 Axure模板,有需要同学自取~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Sw5Ibt0oMz7b0m1VIvBwg 密码: yxxq
OK,就这样,希望大家多多点赞、收藏、分享,祝各位同行能拿下满意Offer~下期产品设计文章再见~
作者:Roy_ ,公众号:交互设计Roy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5018854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